中国青年网北京10月14日电(记者 李华锡)爱情是美好的,失去爱情也是痛苦的。但是每一段爱情的失败,都可能意味着程度不同的痛苦,有时甚至让人痛不欲生,产生心理危机,或者留下长期的阴影。那么,分手后该如何快速走出伤痛?中国青年网记者专访了西南财经大学专职心理教师、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心理师杨新。
分手痛苦遵循“投入越大,损失越大”规律,被动一方痛苦明显
分手一般伴随着痛苦,痛苦会持续多久?杨新说,从牵手到分手,经历的时间越长,情感投入越多,一般来说分手后的痛苦感受持续的时间也会越久。因为投入越多,越对好的结果有期待,也就越对分手的结果不满足,产生越多的负面感受。
他认为分手后的痛苦程度和持续时间虽然因人而异,但基本上遵循“投入越大,损失越大”的规律,因此有时伤痛感会持续数月甚至数年之久。
杨新认为,“分手”对于不合适的爱情来说,是一个好事,意味着双方不是仇人,伤害较小,有和平协商的过程。但并不意味着“协商一致”,或者没有遗憾、怨怼与痛苦。“牵手”时双方是在最大限度地寻求共同点,而“分手”一定意味着双方有着不可融合的差别,不可逾越的鸿沟,或者不可克服的障碍,因此可能产生遗憾、怨怼与痛苦。
“分手时相对被动接受的一方,通常也是明显痛苦的一方。”他说,因为被动接受分手会复活从前被抛弃的感受,容易与早期的创伤经验连接起来。早期的经验往往更无力,情绪反应更原始,因此当下的负面反应就会很强烈,会有包括强烈的愤怒感、绝望感,以及对自身的怀疑、悔恨和无价值感等负面感受。
杨新认为,分手时相对主动的一方,伤痛感可能并不明显,但也可能有。特别是在自己“不得不”做出分手决定的情况下。这时的痛苦,更可能与对对方的内疚和对自己的悔恨有关。如果之前有过相关的负面经历,也可能使这一感受放大而持续。
伤痛平复需要稳定化和正常化,避免承受更多刺激
如果伤痛不可避免地发生了,怎样让它影响小一点、时间短一点?杨新建议,首先,要避免承受更多的刺激与负荷而使伤痛加剧。分手过程中的质疑与澄清是正常的,分手之后还要要说法、反复纠缠就没有必要。
“其次,伤痛的平复,需要稳定化和正常化。”他解释说,稳定化类似于手上割破了需要包扎起来,不让伤口创面因为暴露而有更大的风险。“情感方面来说就是要限制负面情绪的过度宣泄,不让自己沉湎于痛苦之中。这时身边的小伙伴也是可以利用的重要资源,可以让他们提醒自己,帮助自己。”
至于正常化,杨新形容为类似于包扎好的手也可以有一些适度的活动,甚至做一些适当的工作,不至于血流不畅而影响恢复甚至伤及组织。情感方面,要让自己的情绪状态朝向正常的生活状态回归,该吃吃该喝喝,该学习学习,该工作工作,一方面是正常功能的恢复,另一方面也让正常生活的感受来平衡自己的伤痛感受,发挥个体的一种“自然愈合”功能。
再次,分手后有伤痛的人需要完成情感失去的哀悼过程。他表示,分手后有遗憾、悲伤、愤怒、内疚自责、自我贬低都属于正常,这是人们接受和处理丧失过程中的正常反应。哀悼就是包含这些反应的处理伤痛的过程,重点是逐渐接受这个重要的爱的对象真的失去了。
他认为这个过程可能并不容易与顺利,它包括在相对理智中回顾感情,理解感情经历中的因果关系和影响因素等。过程通常意味着心智成熟或者接近某个阶段的成熟。心智的成熟会缩短这个过程,反过来,这个过程也促进了心智的成熟。“所以我们会说,经历了恋爱,一个人长大了,成熟了,虽然这个经历可能意味着痛苦。”
最后,还要在经验中探索自己。杨新说,这是一个有意识的过程,即把注意力从情绪感受上转移到对自己的观察和理解上。比如探索自己为什么会有一些反应与行为,从而理解自己在感情中的模式。这一方面分散了对伤痛的注意力,另一方面加速了心智成熟,也加速了伤痛平复的过程。
“不管爱情的失败多么痛苦,它都可以作为经历化作我们的财富,我们不仅可以从分手的伤痛中走出来,还可以经过整理重新出发,探寻更美好的感情。”杨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