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约

首页 >> 要闻 >> 正文

情牵有缘人 公益红娘为爱坚守12年

发稿时间:2024-09-13 10:02:00 来源: 澎湃新闻

  “最近来登记的人得真多,本来到5点关门,上周末拖到了6点,还有人不肯走。”红娘朱包琴说到,随着单身男女们的婚恋观念、生活节奏、品位要求持续变化,相亲的需求也在逐步增多,位于凯旋街道南肖埠社区生活馆2楼的“爱在南肖埠 相约双休日”红线工作室近来接待的单身男女们也就也越来越多。

  2012年5月12日,“爱在南肖埠”相亲工作室成立,朱包琴就作为主力红娘投身火热的公益相亲事业中,12年来,经她牵线成功的新人共有300余对。“刚刚过去的520,又有一对办了婚礼。”朱包琴高兴的说到。

  热忱公益红娘

  积极开展开展牵线服务

  目前,朱包琴手里登记在册的单身男女有两千余人,其中七成是女生。在相亲工作室成立之初,南肖埠社区把凯乐居的茶吧免费提供给相亲工作室,用来给相亲男女见面聊天,每到周末都会有相亲茶话会,那时单身男女来得并不多,大多是家里有大龄青年的父母们火急火燎地来找朱包琴帮孩子们牵线搭桥。

  “现在我们已经不接受家长报名了,必须找对象的年轻人自己来,我们要当面接触过才行。”朱包琴说,只有这样才能了解本人真正的想法。有时候来人说完自己的条件和要求,朱包琴脑子里就能搜索出来几个匹配的对象,然后赶紧翻出登记册,找到适合的那几个人,给对方看看。

  说着,她从隔壁房间抱出五大本登记册,“我们有两套资料,给来找对象的人看的是这本资料,没有名字、电话、家庭住址、工作单位这些详细信息。如果来人看中了,我们会根据编号,从另一套资料里面找到对方详细信息,跟对方联系,对方如果愿意给电话号码继续相约见面的,我们才会给电话。”做这些都是为了保护当事人的隐私,两套资料意味着需要誊写整理两遍,这些事情都是朱包琴亲力亲为,常常要忙上一晚上。

  相亲观念转变

  积极服务新时代婚恋需求

  随着现在单身男女观念的转变,朱包琴既要发扬好她做公益红娘多年积累的专业智慧和技术理念,又要与时俱进,尊重年轻人的想法,引导健康的婚恋观,服务新时代婚恋需求。现在给单身男女牵线,朱包琴用得最多的还是QQ和微信。她的微信备注自成套路、一目了然,比如“88(名字)杭州人160”,前面的数字是出生年份,最后的数字是身高。如果是离异的,她会用字母备注在名字里,离异无孩还是带孩,她都设置了特殊字母。为了方便她当好红娘,儿子还给她买了笔记本电脑、打印机和数码相机。

  “照片很要紧的,人来了,总要看一看对方样子,有没有眼缘的。所以有的人照片没有带,我就用相机给他们当场拍一张。”无论是社区居民、辖区单位工作人员还是慕名而来的市民,甚至是国际友人,只要本人带着身份证、学位证、房产证等相关真实证件到工作室进行登记,朱包琴都会热心帮忙牵线。

  深化牵线服务

  积极搭建专业社会组织

  “爱在南肖埠 相约双休日”红线工作室作为一家备案类的公益社会组织,致力于解决单身男女交友难、婚恋难的实际问题,秉承无偿、免费的服务原则,推进社会公益发展,同时发挥协调平衡、化解矛盾、排忧解难的平衡功能。

  工作室是凯旋街道南肖埠社区在社区发展过程中精心打造的社会组织品牌,不同于社区其他助老、帮扶、志愿、文体等队伍,它的社会性格外突出。工作室由起初的面向街道、区吸收单身男女报名逐步转向面向全杭州、全浙江、全中国甚至全世界的单身群体,它的服务范围远超社区其他社会组织。

  不仅仅是一对一的服务,工作室还会组织各类相亲活动,比如将传统红娘角色融入各类社交活动中,读书会、茶话会、观影等,这样的设计既符合时代潮流,也满足了当代年轻人多元化、个性化的社交需求,也会以男女嘉宾才艺展示、八分钟速配、小游戏等传统相亲形式组织活动,让青年男女充分展示自我,并通过微信群让线上线下全方面立体式互动。

  公益红娘朱阿姨表示,“做红娘我们是专业的,牵红线我们是认真的,欢迎有需要的单身男女来爱在南肖埠相亲工作室,我们将持续宣传新型婚育文化,培育健康文明向上的婚恋新风尚。”

责任编辑:李华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