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登记实现“全国通办”
发稿时间:2025-05-11 10:08:00 来源: 中国青年报
本报北京5月10日电(实习生 杨丽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韩飏 张敏)今天一早,来自河北的于越和谷金泽在北京市西城区婚姻登记处成为北京市首对婚姻登记“全国通办”新人。
修订后的《婚姻登记条例》从今天起施行,婚姻登记实现“全国通办”。为进一步规范婚姻登记工作,近日,民政部印发了《婚姻登记工作规范》。
民政部相关司局负责人介绍,双方均是内地居民,和一方是内地居民,另一方是外国人、港澳台居民或华侨的结婚登记、离婚登记和补领婚姻登记证件都属于“全国通办”受理范围,可以在任一有相关婚姻登记权限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一方为外国人,另一方为港澳台居民或华侨的,以及双方均为港澳台居民或华侨的,应到工作或生活所在地有相应权限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
婚姻登记“全国通办”后,内地居民申请结婚登记,男女双方只需要出具本人的居民身份证,本人无配偶以及与对方当事人没有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的签字声明,不再需要出具户口簿。这名负责人指出,如果当事人声明的婚姻状况及身份信息与婚姻登记机关核查信息不一致的,应提供证明材料。
“关注到今天是新条例生效第一天,也是婚姻登记‘全国通办’正式启动的首日,我们就在4月25日的凌晨卡点预约了今天的结婚登记。作为户口不在北京的新人,我们真切体会到了政策带来的幸福。”谷金泽说,能见证国家便民政策的落地对他们来说有着重要意义。
来自内蒙古的苏心勉和来自山东的刘坤早原定5月16日领证,得知婚姻登记“全国通办”政策落地实施,两人便来到西城区婚姻登记处领了证。“如果来回跑,两人要花近2000元车费。今天打车只花了30元,从出家门到领完证,我们仅用了两个小时。”刘坤说。
新修订的《婚姻登记条例》实施首日,北京市共办理婚姻登记1400余对,其中“全国通办”登记量占比31.9%。北京市民政局社会事务管理处副处长徐江介绍,为推动条例贯彻落实,北京将持续在婚姻登记机关规范化建设方面发力,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探索设立公园式婚姻登记点,同时,深化颁证和婚姻家庭辅导服务,为当事人提供颁证仪式、婚姻关系适应等服务,向群众传递喜事简办、婚事新办的新时代婚俗理念。
西城区建立了北京市首个户外登记点。西城区民政局婚姻登记服务中心主任李君研介绍,该登记点提供免费复印、政策及婚育健康咨询、结婚登记、颁证等“一站式”服务,全方位提升新人婚姻登记的仪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