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约

首页 >> 要闻 >> 正文

治理农村“高额彩礼” 让乡村振兴成色更足

发稿时间:2025-02-27 10:45:04 来源: 中国妇女报

  推进农村高额彩礼问题综合治理,发挥妇联、共青团等组织作用,加强对农村适婚群体的公益性婚恋服务和关心关爱……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如约而至,再次将整治农村高额彩礼问题纳入其中,并提出破题之道。

  从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点名高价彩礼,到2025年文件第七次聚焦这一问题,“高额彩礼治理”连续七年写入国家顶层设计,既彰显了党和国家对治理这一社会顽疾的系统思维与为民初心,更是推动全面乡村振兴、构建文明乡风的重要举措。

  彩礼源于我国古代婚姻习俗中的“六礼”,作为婚嫁领域的传统习俗,蕴含着“宜其室家”的美好愿望。然而,近年来,在一些农村地区彩礼数额持续走高,攀比之风悄然蔓延,不仅成为许多家庭的难以承受之重,阻碍着农村青年追求幸福的脚步,更扭曲了婚姻的美好本质。

  治理高额彩礼,不仅关乎公序良俗、社会文明,更是人民群众的所思所盼。近年来,国家层面先后出台多个文件,提出整治高额彩礼不正之风,多部门发布涉彩礼纠纷典型案例,确定32个全国婚俗改革实验区,地方也开展了一系列治理探索,对于推动移风易俗、婚俗改革起到积极作用。然而,高额彩礼现象背后,是多重因素交织的复杂图景,根治这一顽疾将是一场综合工程,此次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到的农村高额彩礼“综合治理”,展现出了国家治理逻辑的深刻转变。

  “发挥妇联、共青团等组织作用”是“综合治理”的关键一环。妇联等群团组织有扎根基层、贴近群众的天然优势,能成为破解困局的关键力量。近年来,各级妇联组织以实施“家家幸福安康工程”为抓手,推动形成家庭文明新风尚,积极引导广大家庭抵制高额彩礼,践行移风易俗;通过举行集体婚礼,提供婚恋咨询、婚恋辅导等服务,帮助广大青年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和家庭观……

  为形成治理高额彩礼的良好生态发挥了积极作用。将妇联等群团组织推至治理前沿,一定能为破解高额彩礼这一难题提供更精准的解法。

  “硬约束”与“软服务”形成合力,移风易俗才能行稳致远。此次中央一号文件还首次提出“加强对适婚群体的公益性婚恋服务”,这一举措是“综合治理”的重要保障,既关注到农村大龄青年择偶难的现实困境,也通过搭建婚恋平台、打击婚托婚骗,为婚俗改革创造了健康土壤,让更多青年有信心和底气去追求爱情。

  整治农村高额彩礼,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是乡村振兴的必经之路,它需要的不仅是政策的刚性与力度,更需要文化的柔性与温度。因此,既要有政府引导、社会协同,更离不开我们每一个家庭、个人的自觉践行——唯有如此,方能让彩礼回归“礼”的本质,让幸福摆脱物质“枷锁”,让乡村振兴的底色更暖、成色更足。

责任编辑:宋静